找到相关内容35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演慈法师:弥勒信仰概述(2)

    虚、慈航。   如果兜率净土难入,为什么印顺长老、星云二位大师,希望众生求生这个净土?难道他们不知末法众生根性吗?   其实求生兜率净土者很多,高僧传上记载有大乘灯禅师、妙莲法师、恒超法师、法兴法师?...

    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8.html
  • 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“复兴”内涵

    号称为一位「晚明佛教复兴的改革者呢」?难道其修学只囿于上述所言,而没有一点挣札吗?在他写给雪浪的一封信里──(与雪浪恩兄),曾透露丝许挣扎: 「弟钝根下劣,向耽枯寂,日沉孤陋,虽一念生死之心耿耿不昧,...

    见晔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173050.html
  • 郑晓江:佛教之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

    需要宗教的精神加以心灵抚慰的人群啊!对一个从创建之初就始终有人间情怀的佛教而言,对一个有着如此丰富的有关生死之智慧的佛法而言,难道还不应该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吗?     二 从根本上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0373234.html
  • 昭慧法师: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

    难道你的感受相同吗?   (二)既然你宣称动物、植物都是生命,那以后是否可以改用植物来做实验?同是生命的植物,应有足够的生命特征,足堪替代动物实验吧!   这两项...

    昭 慧 ( 台湾玄奘大学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873287.html
  • 满眼菩提树 心似满月明——解读马明博“菩提树下”系列作品

    另一种人看到碗里有一半是空的……碗满了,就幸福吗?难道幸福只是心攀缘外物有所获取的一种感觉?”  商场里正在出售现代人有意制作的外形粗犷的碗,它很像寺院里僧人的钵,马明博先生一口气买了大、中、小三只。...

    峻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73383.html
  • 江灿腾:晚明《物不迁论》的诤辩研究(1)

    :「  夫言者,必之迹。心者言之本。所谓心尚无,多触言以宾无。故得其  言,必得其心,因迹以见其本也(注35) 。」意即僧肇之言无他,乃其  心意之所现。镇澄又说,德清所判的僧肇「俗物不迁」,难道也非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173399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,谁也没有说地球是永恒的,没有。你若不了解这个元旨,你的理障没有破除;你若不知道原本的真理是什么,你专门去想静,那个叫沉空守寂,那个叫枯木死灰,那个要不得。而不二法门──动静不二,难道各位现在听我讲话...和尚每天只吃一餐,他的身体多么虚弱,但是他不会乱想。广钦老和尚在闽南修行的时候,在山上散步,一群老虎跟在后面,陪着他散步,他若是看到老虎了,他难道不怕吗?他没看到。他没有怕老虎的心,没有跟老虎对立的心,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学诚法师: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

    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,难道不可以吗?”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,“可爱的小露西,从电视上知道了这里要为非洲的孩子们募捐,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,决定把自己储钱罐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。我可以不进去,真的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773564.html
  • 隋唐佛教文化

    帮助的事迹早就闻名遐迩。所以,佛、道两家在前台纷争不已,背后难道就没有朝廷的政治操纵。我想把唐朝的做法称为“多元制衡的宗教政策”。  唐太宗时国家已经实现政治统一,政局日趋稳定,文化政策提到重要的地位,...

    [日]砺波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373652.html
  • 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

    著作中就不曾提到过九句因,只是他不再主张而已。曾有学者向鄙人指出,法称的《释量论》(Pramā?avārttika)中就曾提到过九句因。然而,鄙人的论文中还曾提到过那位学者的大名,难道这就足以作为笔者...

    汤铭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124473793.html